北京时间5月2日,美国科技媒体theverge报道称,微软最近在跟马斯克旗下的xAI洽谈,希望在微软Azure平台上托管Grok大模型。如果交易顺利进行,Grok 将在 Azure AI Foundry 上线。
报道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,微软最近在指示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工程师做好托管Grok 人工智能模型的准备工作。
报道还称,Grok 登陆 Azure 的消息很可能会在 5 月 19 日的微软 Build 开发者大会上公布。而xAI会在下周发布最新的Grok模型。
目前微软和xAI并没有公开对这一消息置评。
于微软而言,有这种举动其实并不意外。因为这对于致力于打造一个AI应用开发平台的微软而言,非常有好处。提供丰富的先进大模型,是微软打造Azure AI Foundry平台竞争力的关键一环,而微软目前也希望接入的模型越来越多。
Azure AI Foundry 是微软的 AI 开发平台,允许开发者访问 AI 服务、工具和预建模型,从而构建 AI 应用程序和代理。如果Grok成为这个平台的模型之一,这将允许开发者利用 Grok 并将其应用于他们的应用程序,同时微软也有可能在其自有应用程序和服务中使用该AI 模型。
微软至少目前还没有公开表示下场做基础大模型,其一直通过投资OpenAI而获得前沿基础模型的使用权。但是有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,微软与OpenAI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张,并且OpenAI也不会一直独家绑定在Azure的平台之上。
而要保持平台的差异化,微软主动出击接入Grok模型也非常合理。今年2月份,微软就很快接入了DeepSeek R1模型。
同时,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·纳德拉 (Satya Nadella)是一个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,特别善于与其他厂商保持一种竞合关系。此前微软旗下的 GitHub Copilot已经支持来自Anthropic 和谷歌的模型,以及 OpenAI 的模型。
于xAI而言,其也希望快速提升模型商业化的能力,除了直接面向个人推出高级会员付费服务之外,最近该公司推出了Grok 3 API收费服务。如果能借助微软Azure平台加速Grok模型的商业化,xAI其实也非常乐意。
只是依照马斯克的个性,Grok模型预计不会独家部署在Azure平台上,而应该会部署在多个平台之上,比如AWS、GCP、甲骨文云基础设施(OCI)等。
所以,不难想象,未来有一天,微软的Copilot背后将会有多家的模型接入,并且如果任何模型可以帮助微软进一步成为 AI 开发者和用户首选平台,微软可能都不会排斥。